家有高敏感孩子,家长该咋办?
2023-06-20 10:37:12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专业人士认为,孩子高敏感特质并不是缺点,而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特质,家长应正确看待和引导。林洁松 摄
生活中,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活泼、心胸开阔、自信勇敢,但是有一些孩子天生高敏感,内心脆弱易受刺激惊吓,一说就哭,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情绪容易失控,喜欢胡思乱想,非常在意别人的情绪和评价,语气稍重一点或声音大一点就难以接受,导致很难与人相处……面对高敏感的孩子,妥协了怕会助长孩子这种性格发展,批评又怕伤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家长左右为难。
家有高敏感孩子,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脱敏”呢?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孩子高敏感特质并不是缺点,而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特质,家长应正确看待和引导。面对孩子的过度敏感,家长不要一味训斥、指责和施压,而是要学会与孩子共情,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性格特质;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有爱包容的环境和氛围,要多陪伴孩子,多向孩子表达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安全的;家长平时要多细心地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优点,并多给予表扬鼓励,同时要发挥高敏感孩子谨慎细致、重细节善观察、洞察能力强、富有同情心、懂得包容等优势,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帮助孩子维系友谊,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更多好的表现和获得肯定的机会;家长要示范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最重要的是做好正确引导,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技巧。
(相关资料图)
孩子高敏感,家长很苦恼
“我孩子今年上一年级,这一年来我们很无助,有时一天能接到老师很多个电话,反映我孩子哪怕是被同学多看一眼,或者老师批评他时大声一点,或者被不认识的同学碰到,等等,孩子都能哭上一阵子,老师对此也很困惑。孩子回到家,我只能安慰他,而每次孩子都说不要上学了。”家住榕城的王女士苦恼地说,她孩子过度敏感,在家时上蹿下跳玩得不亦乐乎,但看到陌生人或者进入陌生环境时就会安静得像不存在一样,她尝试了很多方法想改变孩子但都不见效。
已经生下二胎的洪女士也因大儿子的“高敏感”而苦恼,她说:“生二胎儿子后,我把大儿子送去祖母家住,直到要上学时才接回来。回来后无论我们如何哄,他都不高兴,成天撅着嘴,做错事时一说就哭,一不顺心就发脾气,吃饭时转盘餐桌随意摆放菜品,他也硬说我们偏心,把好吃的菜都放在弟弟跟前……弄得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对他才好。”洪女士无奈地说,大儿子显得比较特别,不常和同学往来,跟小朋友一起玩时也融不进集体,他却说“觉得同学都不喜欢我”,总是很容易生闷气。为此,她想了很多办法但依然无法帮助孩子“脱敏”。
生活中,高敏感孩子还有不少,家长也深受困扰,妥协了怕会助长孩子这种性格发展,批评又怕伤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让家长感到左右为难。
高敏感是正常的性格特质
如何看待孩子高敏感?揭阳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认为,高敏感和内向或外向的性格一样,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特质,无好坏之分,更不是缺点。因此,家长应以平常心正确看待和引导,而无需去责怪孩子。
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高敏感呢?陈洁婷分析认为,是不是高敏感孩子有其明显特征可以判断,一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尊心容易受打击,在社交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二是身心易受外界刺激,对陌生的人或环境表现出明显不适,更容易害怕焦虑,习惯性地躲在大人身后等;三是情绪多变内心脆弱,天生具有敏锐感觉,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情绪反应特别大;四是心思细腻,在社交中对很多情绪的把握都很到位,感同身受多愁善感,也容易被认为是钻牛角尖、想太多,容易纠结和焦虑;五是在意细节,能轻易感受到环境中的细小变化,会关注自然的变化,触觉等非常敏感,还会注意到那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气味等,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不适。
同时,陈洁婷指出,高敏感孩子身上也有其优势,通常在智力、创造力和情感上都有天赋。比如,感情细腻,对人、事有很深的理解,具有同理心同情心,总是对别人充满感情,懂得为别人着想、呵护他人情感,比较善良贴心;做事思考更缜密谨慎,思考能力及逻辑能力更强;细心、观察能力强,善于察言观色,能感知事物的细腻之处,加深对事物的了解,也能提升探索能力;是非观念强,能够明辨是非,有敏锐的判断力,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不做出格的事;有时喜欢独处,更能激发出其潜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脱敏”
家有高敏感孩子,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脱敏”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建议。
一、无条件地接纳孩子。面对孩子的过度敏感,家长不要焦虑,不要一味挑剔、训斥、指责和施压,更不要乱贴上“玻璃心”、“小心眼”、难管教、不合群等标签,要放弃强行改变孩子本性的执念,否则只会让孩子缩进自己的“壳”里,并且认为家长不同意他的行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耐心,学会与孩子共情,并让孩子知道家长了解他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尊重孩子的性格特质,相信孩子也有可爱、积极的一面,并试图去支持和帮助孩子,让孩子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生活。
二、让孩子确信自己是被爱的。高敏感孩子的过激反应,通常源自于孩子内心的不安,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感受会让孩子觉得沮丧,因而高敏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有爱包容的环境和氛围,少挑剔,少批评,不可以打骂、羞辱、孤立孩子或用剥夺关注、爱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也不要过分强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否则只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而变得更为敏感,因此家长平时要多陪伴多关注孩子,多向孩子表达爱和支持,例如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爱你”,并告诉孩子这种爱和支持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而爱他,而非因为孩子是否取得某个进步或成绩,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内心诉求被看见,是被爱的、安全的。
三、多关注孩子的情绪。高敏感孩子的情绪复杂多变,家长平时要多细心地关注孩子的情绪、一举一动和了解孩子的特性,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家长要耐心地多和孩子进行心灵上平等的交流沟通,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引导孩子放下防备心理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声,及时感知孩子的情绪并给予积极正面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宣泄负面情绪,并及时找出孩子高敏感的原因,顺应孩子个性“对症下药”,找出适合的养育方式。
四、多鼓励表扬。高敏感孩子总是会不自信,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优点并运用它磨练它,抓住时机不吝对孩子的赞美,同时要注意肯定的方向,例如“你能这么努力,老爸为你感到骄傲”“你太棒了,没想到你把房间收拾得这么整洁”,对孩子的努力和积极表现多给予鼓励、表扬,让孩子更有行动方向,从而增强孩子的行动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家长要告诉孩子,不需要每件事都能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不要去跟别人作比较,更不用看结果,坚持做好自己最重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敏感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样孩子的情绪就能稳定下来,信心也增强了;家长要学会欣赏高度敏感的孩子,并善于发掘及时鼓励,充分发挥高敏感孩子身上谨慎细致、重细节善观察、洞察能力强、富有同情心懂得包容、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对自己要求高等优势和天赋,引导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给孩子时间去适应。高敏感孩子对未知的新事物有很多担心、缺乏安全感,因此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观察、适应新事物、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同时要与孩子同理共情,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孩子理解、安慰,如告诉孩子“没关系,我们再观察看看”“你这么友好,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你”等,这种认同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不强迫的前提下,家长要多创造一些亲子活动、体育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一起玩耍、运动,让孩子在运动中释放情绪、增强勇气;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并引导孩子正确交友,特别是教会孩子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良莠和获得、维系友谊,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更多好的表现和获得同龄人、陌生人肯定的机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在调节好自身心态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环境和人际关系中。
六、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高敏感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崩溃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不能正确认识情绪,因此,家长要学会透过表象分析孩子情绪的来源,帮助孩子抽离情绪泥淖,示范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并做好管理情绪,培养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习惯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让情绪变得更加稳定;对于高敏感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好正确引导,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面对困难时该有的态度和应对技巧,如教育孩子学会拒绝别人,并不代表自私,对别人的过分要求有必要设定界限,不在过度帮助别人中忘了自我;家长还需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适时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自主处理事情,当孩子习惯了自己处理事情,内心就会变得更加成熟强大。
(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cqsh]